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发展,繁荣文艺创作,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人民提供了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方式方法创新”“鼓励创作党史题材的文艺作品”。站在新时代新征程这个当代中国文艺历史方位上,党史文艺作品的创作必须牢牢把握红色主线,充分体现时代特征,进一步提升文艺作品的思想厚度和精神高度,把形式多样、质量精湛的党史文艺作品印刻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上、人民奋斗的征程中,让文艺发挥最大正能量。
文艺是时代前行的号角,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我们党一向重视文艺工作。毛泽东主席曾指出,“我们的文艺是为人民大众的”,党的文化工作“是服从党在一定革命时期内所规定的革命任务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回望党的光辉历程,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积极推动文化建设和文艺繁荣发展,不仅把文艺工作和党的各项事业结合在一起,把文艺的力量变成前行的强大动力,更积极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把各种优秀文化资源融入文艺创作中,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光辉历程中,广大文艺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矢志不渝投身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用丰富的文艺形式,激励受剥削受压迫的劳苦大众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激励站起来的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激励改革开放大潮中的亿万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激励新时代的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为增强人民力量、振奋民族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特别强调了党史题材文艺作品创作,广大文艺工作者必须遵循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更好地用艺术的方式讲好党史故事,让人们触摸“历史的厚度”,体会“红色的热度”,感受“文艺的温度”,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把握红色主线,传承红色历史,用红色文化铸魂育人,以文艺之美为党史之光添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历史,是新时代文艺创作的一座无尽宝库。党史文艺创作必须从基点上注重运用好党史素材,撷取题材,获取灵感,用精巧的多样化的艺术形式进行创作。因此既要恪守文艺创作的一般规律,也要重视党史文艺创作的特殊性。一是要准确把握红色主题。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程中始终高扬着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流血牺牲、奋斗不止的红色主题,这也是党史文艺作品的创作主题。广大艺术工作者要坚持红色主题,唱响红色主题,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党史文艺作品。二是要全面挖掘红色历史。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文艺观,坚持党性、人民性、艺术性的统一。文艺创作者应具备一定党史研究能力,把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优良作风,把中国人民艰苦创业、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以美的艺术形式展现给观众,充分激发大家对国家和民族的炙热感情。三是要传承红色基因。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光荣传统和恢宏历史是我们红色基因的主脉,党史文艺创作者要深入学好党史,筑牢为民初心,将党的红色基因通过文艺作品展现出来。四是要坚持用红色文化铸魂育人。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进程中,构筑起了不朽的精神谱系,铸成历久弥新、穿越时空的先进文化价值体系和磅礴精神力量,成为支撑中国共产党人跨越千难万险、丰盈内心追求,挺起精神脊梁的永恒本源,在新时代依然散发着夺目光芒,体现着非凡价值,也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极为肥沃的土壤。党史文艺创作要深挖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将更多党史元素融入其中,突出作品以文化人的独特功能,唱响红色赞歌,让党史文艺作品成为教育全社会和全体中国人民的生动教材。
彰显时代特征,用时代精神凝心聚力,以党史之光为文艺之美增色,让党史之光照亮创作之路。创作党史题材的文艺作品,既要有“历史积淀”,也要符合“当代审美”。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时代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在文艺创作的路途上,广大文艺工作者应该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把握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一是要用好充满时代气息的艺术元素。结合时代背景,创作党史文艺精品,使其充满精神能量、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二是要用好时代艺术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艺作品最鲜明的时代性反映。创作党史文艺作品应坚持借助大众化、时代化的语言,更好地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三是要充分体现时代风格。党史文艺作品要聚焦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发挥代表时代风貌、引领时代风气的作用。四是要更好地用作品塑造时代形象。运用多种艺术形式创作反映新时代、具有大气象的精品,更好展现党、国家和人民形象,进而通过文化交流传播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模式、中国道路。
(作者系吉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